調陰陽
001 黄帝問於歧伯曰:夫自古通天者,生之本也,
【楊】古,謂上古、中古者也。調陰陽而攝其生,則通天之義。上古、中古人君攝生莫不法於天地,故生同天地,長生久視。通天地者,生之本也。不言通地者,天爲尊也。
002 本於陰陽。
【楊】本於天地陰陽之氣。
003 天地之間,六合之内,其氣九州、九竅、五藏、十二節,皆通于天氣。
【楊】在於天地四方上下之間所生之物,即九州等也。九州,即是身外物也。九竅等物,身内物也。十二節者,謂人四支各有三大節也。謂九州等内外物,皆通天氣也。
004 其生在其氣三,
【楊】謂天地間九州等物,其生皆在陰、陽及和三氣。
005 謂數犯此者,則耶氣傷人,此壽之本。
【楊】陰陽分爲四時和氣,人之縱志,不順四時和氣攝生,爲風寒雨濕耶氣傷也。此順三氣(食)〔養〕生,壽之本也。
006 蒼天之氣清靜,則志意治,
【楊】蒼,天色也。氣,謂四時和氣者也。天之和氣,清而不濁,靜而不亂,能令人志意皆清靜也。
007 夫順之則陽氣固,雖有賊耶,弗能害也,此因時之序也。
【楊】人能順清靜和氣,則藏氣守其内,府氣固其外,則雖有八正虛風賊耶,不能傷也,斯即因四時之和,自調攝也。
008 故聖人摶精神,或服天氣,通神明。
【楊】摶,附也;或,有也。聖人令精神相附不失,有服清靜之氣,通神令清,通性令明,故得壽弊天地而不道夭。
009 氣失之,則内閉九竅,外壅肌肉,衛氣散解,此謂自傷,氣之削也。
【楊】陰氣失和,則内閉九竅,令便不通,外壅肌肉,使腠理壅塞也。陽氣失和,則腠理開解,衛氣發洩也。此之失者,皆是自失將攝,故令和氣銷削也。
010 陽氣者,若天與日,失其行,獨壽不章,故天運當以日光明,是故陽因上而衛外者也。
【楊】人之陽氣若天與日,不得相无也。如天不得无日,日失其行,則天不明也。故天之運動,要藉日行,天得光明也。人與陽氣不得相无,若无三陽行於頭上,則人身不得章延壽命也。故身之生運,必待陽脉行身已上,故壽命章也。是以陽上於頭,衛於外也。
011 因於寒,志欲如連樞,起居如驚,神氣乃浮。
【楊】連,數也。樞,動也。和氣行身,因傷寒氣,則志欲不定,數動不住,故起居如驚,神魂飛揚也(之)。
012 因於暑,汗,煩則喘喝,靜則多言,體若燔炭,汗出如散。
【楊】喝,漢曷反,呵也,謂喘呵出氣聲也。汗者,陰氣也,故汗出即熱去。令熱汗出而煩擾也。若靜而不擾,則内熱狂言。如此者,雖汗猶熱。汗如沐浴,汗不作珠,故曰如散也。
013 因於濕,首如裹攘,大筋濡短,小筋弛長,弛長者爲痿。
【楊】如,而也。攘,除也。人有病熱,用水濕頭而以物裹,人望除其熱,是則大筋得寒濕縮,小筋得熱緩長。弛,緩也,施爾反。筋之緩瘲,四支不收,故爲痿也(之)。
014 因(陽)〔於〕氣爲腫,四維相代,陽氣(而)〔乃〕竭。
【楊】因耶氣客於分肉之間,衛氣壅遏不行,遂聚爲腫。四時之氣各自維守,今四氣相代,則衛之陽氣竭壅不行,故爲腫也(之)。
015 陽氣者,煩勞則張,精絶辟積,於夏使人前厥,
【楊】辟,裨尺反。夏日[陽]氣盛時,入房過多則陽虛起,精絶辟積,生前厥之病也。辟積,辟疊停廢之謂也。前厥,即前仆也。
016 目盲不可以視,耳閉不可以聽,
【楊】精絶則腎府足太陽脉衰,足太陽脉起目内眥,故大陽衰者即目盲也。精絶腎虛,則腎官不能聽也。
017 潰潰乎若壞都,滑滑不止。
【楊】潰,胡對反。潰潰、滑滑,皆亂也。陽氣煩勞,則精神血氣亂,若國都亡壞,不可☐止也。一曰:骨不正,則都,大也。言非直精神血氣潰亂,四支十二大骨痿瘲不正也。
018 陽氣大怒,則形氣而絶,血宛於上,使前厥,有傷於筋縱,
【楊】陰并於陽,盛怒則衛氣壅絶,血之宛陳,上并於頭,使人有仆,故曰前厥。并傷於筋,故痿瘲也(之)。
019 其若不容,而出汗偏阻,使人偏枯。
【楊】阻,壞也,慈呂反。容,緩也。陽氣盛者必傷筋痿緩,其若不緩,則冷汗偏出壞身。偏枯,不隨之病也,或偏枯疼者也。
020 汗出見濕,乃生痤疽。
【楊】若汗遍身,見濕於風,即耶風客於肌肉,壅遏營衛,傷肉以生痤疽也。痤,癰之類,然小也,俗謂之癤子。久壅陷骨者,爲痤疽也(之)。
021 膏梁之變,足生大釘,受如持虛。
【楊】膏梁血食之人,汗出見風,其變爲病,與布衣不同,多足生大釘腫。膏梁身虛,見濕受病,如持虛器受物,言易得也。
022 陽氣者,精則養神,柔則養筋,
【楊】衛之精氣,晝行六府,夜行五藏,令五神清明,行四支及身,令筋柔弱也。
023 開闔不得,寒氣從之,乃生大僂。
【楊】腠理有耶,開令耶出,則開爲得也。腠理无耶,閉令不開,即闔爲得也。今腠理開,耶入即便閉之,故不得也。寒耶入已,客於腰脊,以尻代踵,故曰大僂。僂,曲也,力矩反。
024 陷脉爲瘻,流連肉腠。
【楊】寒耶久(容)〔客〕不散,寒熱陷脉以爲膿血,流連在(内)〔肉〕腠之間,故爲瘻。
025 輸氣化薄,傳爲善畏,乃爲驚駭。
【楊】輸者,各繫於藏,氣化薄則精靈不守,故善畏而好驚也。
026 營氣不順,逆於肉理,乃生癰腫。
【楊】脉内營氣爲耶氣傷,不得循脉陰陽相注,故逆於肉理,敗肉即生癰也。
027 魄汗不盡,形弱而氣爍,穴輸已閉,發爲風瘧,故風者,百病之始也。
【楊】魄,肺之神也。肺主皮毛腠理,人之汗者,皆是肺之魄神所營,因名魄汗。夏傷於暑,汗出不止,形之虛弱,氣之衰損,淫耶藏於腠理,腠理已閉,至秋得寒,内外相感,遂成風瘧而氣爍,故耶風者百病始。爍,式藥反,淫耶氣。
028 清靜則肉腠閉距,雖有大風苛毒,弗之能客,此因時之序也。
【楊】不爲躁動,毛腠閉距,八風不能傷者,順四時之序調養,故无病也。苛,害也,音(何)〔柯〕。
029 故人病久則傳化,上下不并,良毉弗爲。
【楊】人病雖久,得有傳變,上下陰陽不并,至其所王,必當自愈,故良毉不爲也(之)。
030 故陽畜積病死,而陽氣當隔,隔者當寫,不亟正治,且乃敗亡。
【楊】故陽病畜積,不得傳化,有其死期者,陽脉當隔,脉有隔之時,當急寫之,不急療者必當死也。隔,格也。亟,急也。
031 故陽氣者,一日而主外,平旦人氣生,日中而陽氣隆,日西陽氣已虛,氣門乃開,是故暮而收距,毋擾筋骨,毋見霧露。
【楊】夫陽者,生氣也。陰者,死氣也。故陽氣一日而主外,陰氣一夜而主内。一日外者分爲三時:平旦人氣始生,爲少陽也;日中人氣隆盛,爲太陽也;日西人氣始衰,爲虛陽也。陽氣虛(也)〔者〕,陰氣即開也。陰氣開者,即申酉戌,少陰生也,故暮須收距,无令外耶入皮毛也;亥子丑時,即至陰也,故至陰時无擾骨也;寅卯辰,即厥陰也,故厥陰時无擾於筋,見霧露也,陰衰見濕,因招寒濕病。
032 反此三時,形乃困薄。
【楊】不順晝夜各三時氣以養生者,必爲病困迫於身。薄,迫也。
033 歧伯曰:陰者,藏精而極起者也;陽者,衛外而爲固者也。
【楊】五藏藏精,陰極而陽起也;六府衛外,陽極而陰固也。故陰陽相得,不可偏勝也(之)。
034 陰不勝其陽,則其脉流薄,疾并乃狂。
【楊】陽勝,即人迎脉動,或停或速,是則陰并陽盛,發爲狂病(之)。
035 陽不勝其陰,五藏氣爭,九竅不通。
【楊】陰勝則藏氣无衛,故外九竅閉而不通也。
036 是以聖人陳陰陽,筋脉和(同)〔固〕,骨髓堅同,氣血皆順,如是則外内調和,耶不能客,耳目聡明,氣立如故。
【楊】故聖人陳陰陽,使人調外内之氣,和而不失也。
037 風客淫氣,精乃亡,耶傷肝。
【楊】風客淫情之氣,遂令陰盛,施精不已,故精亡也。肝脉循陰入肝,故精亡傷肝也。
038 因而飽食,筋脉横解,腸澼爲痔。
【楊】澼,音僻,洩膿血也。肝主於筋,亦生於血,肝既傷已,又因飽食,穀氣盛迫,筋脉解裂,廣腸漏洩膿血,名之爲痔也。
039 因而一飲,則逆氣。
【楊】一者,大也。既已亡(精)〔筋〕傷肝,又因大飲,則爲逆氣之病也。
040 因而强力,腎氣乃傷,高骨乃壞。
【楊】亡精傷肝,復因力已入房,故傷腎也。腎以藏精主骨,腎傷則大骨壞也。高,大也。
041 凡陰陽之要,陰密陽固,而兩者不和,若春无秋,若冬无夏,因而和之,是謂聖度。
【楊】腠理密不洩者,乃内陰之力也。五藏藏神固者,外陽之力也。故比四時和氣,不得相无也。因四時和氣和於身者,乃是先聖法度(者)〔也〕。
042 故强不能,陰氣乃絶,
【楊】陰氣衰者,可以補陰,更强入房,寫其陰氣,故陰氣絶也(之)。
043 因於露風,乃生寒熱。
【楊】精亡肝傷,更得寒濕風耶,耶風成者,爲寒熱病也。
044 是以春傷於風,耶氣流連,乃爲洞洩;夏傷於暑,秋爲痎瘧;秋傷於濕,氣上逆而欬,發爲痿厥,陰陽離决,精氣乃絶;冬傷於寒,春乃病熱。
【楊】洞,大貢反,疾流也。肺惡寒濕之氣,故上逆欬也。至冬寒濕變熱,四支不用,名曰痿厥。二氣離分不和,故精氣絶也。
045 四時之氣爭,傷五藏也。
【楊】風寒暑濕,四時耶氣爭而不和,即傷五藏也。
046 陰之生,本在五味。
【楊】身内五藏之陰,因五味而生也。
047 陰之五官,陽在五味。
【楊】五藏,陰之官也。謂眼、耳、鼻、口、舌等五官之陽,本於五味者也。故五味内滋五藏,五官於是用强也。
048 是故,味過酸,肝氣以津,肺氣乃絶;
【楊】夫五味者,各走其藏,得中則益,傷多則損。故傷酸者,能令肝氣下流,膀胱胞薄,遂成於𤸇漏洩病也。肺氣尅肝,令肝氣津洩,則肺无所尅,故肺氣无用也。
049 味過於鹹,則大骨氣勞,短肌氣抑;
【楊】鹹以資骨,今鹹過傷骨,則脾无所尅,故肌肉短少,脾氣壅抑也。
味過於苦,心氣喘滿,色黑,腎不衛;
【楊】苦以資心,今苦過傷心,喘滿歐吐,則腎氣无力,故色黑不能衛也。
050 味過於甘,脾氣濡,胃氣乃厚;
【楊】甘以資脾氣,今甘過傷脾氣濡,令心悶,胃氣厚盛也。
051 味過於辛,筋脉沮㢮,精神乃英。
【楊】辛以資肺,今辛多傷肺,肺以主氣,筋之氣壞,洩於皮毛也。心神尅肺,氣沮洩,神氣英盛,浮散无用也(之)。
052 是故謹和五味,則骨正筋柔,氣血以流,腠理以密。
【楊】調五味各得其所者,則鹹能資骨,故骨正也;酸能資筋,故筋柔也;辛能資氣,故氣流也;苦能資血,故血流也;甘能資肉(也),故腠理密也。
053 如是則氣骨以精,謹道如法,長有天命。
【楊】謹,順也。如是調養身者,則氣骨常得精勝,上順天道,如先聖法,則壽弊天地,故長有天命也。